NFC标签编程服务

Duolabs完全自主研发了用于NFC标签参见标签类型)编程的专用硬件和软件。这套专有基础设施能够安全灵活地管理所有编码阶段,从信息写入到正确编程验证,确保完全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Duolabs提供的一项特色服务是NFC标签序列化,根据客户提供的自定义算法进行。序列化可以基于序列号(UID),并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如AES和3DES、非对称算法如RSAECC,以及哈希函数如SHA来实现。这种灵活性确保了广泛的安全解决方案,适应客户的各类需求。

为满足工业量产需求,Duolabs改进了其技术,能够处理卷装标签,距离可变达4毫米,消除了防冲突问题。得益于这一发展,每个站点可同时编程多达32个标签。这些站点本身设计为可扩展和可复制,允许建立大量并行生产线,确保极高的产出能力。

编程过程不仅确保数据正确写入,还进行每个标签的验证。所有UID都被记录以确保完全可追溯性:每个标签都与起始卷、编程机器乃至验证其功能的特定阅读器相关联。这种细节水平实现了对供应链的完全控制并确保了认证质量。此外,有缺陷的标签(BAD)会被移除和替换,保证卷装100%可用。

Duolabs的生产能力根据所需序列化类型和信息写入的复杂性,每天可编程50,000至500,000个标签。这种可扩展性使其能够及时可靠地响应小规模项目和大批量工业供应。

Duolabs开发的硬件和软件完全自主产权,旨在确保最大兼容性和定制化。这不仅允许编程所有标准标签,还包括高级设备如NTag,这些标签为复杂和尖端应用提供特殊功能。支持ISO 14443ISO 15693ISO 18000标准,确保全球兼容性。

凭借其在DVB领域的历史经验(该领域盗版问题需要极其安全的系统),Duolabs提供先进的专业知识来实现安全编码解决方案。这些专业知识被转移到NFC项目中,以确保保护、有效性和抗欺诈攻击能力。

除编程外,Duolabs还提供NFC阅读器微调服务,包括天线校准和定制RFID阅读器设计,并辅以管理软件。这种集成方法可为每个应用场景实现完整优化的系统。

为解决与未经授权生产或额外批次管理相关的问题,Duolabs提供了一个云平台用于远程生成NFC标签的有效负载。该解决方案确保可追溯性、认证来源和数据安全,允许对生产链进行完全控制。

Duolabs还开发了创新系统用于耗材保护,如DuoLocker,旨在确保消耗材料的真实性并防止使用假冒组件。

最后,公司提供多年的数字安全经验来构建允许验证最终产品真实性的系统。这种专业知识确保客户拥有强大可靠的解决方案来保护其业务。

Duolabs除提供编程服务外,还负责从认证供应商处直接采购标签,提供从材料供应到定制序列化的一站式服务。

工业级RFID NFC标签编程服务。

Duolabs的优势:

  • 专有技术

    Duolabs内部开发了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专有技术,用于NFC标签编程。

  • 可靠性

    所有NFC标签均经过单独编程和验证

  • NFC标签定制

    能够利用标签的特定功能结合加密算法定制NFC标签内容

  • 基于UID的编程

    所有标签均可根据其UID进行编程

  • 生产能力

    当前生产线的日生产能力可达50万件

  • 标签可追溯性

    所有编程的标签均可从UID追溯到编程它们的单个阅读器。

  • 远程编程

    标签内容可在本地或客户处远程生成

  • 附加服务

    Duolabs提供用于编程定制标签(可带客户logo)的PC软件和专用硬件,包括量身定制的RFID阅读器。

RFID标签类型

RFID标签可根据工作频率分为3大类:

  • LF – 125 kHz: 低频RFID. 典型读取距离仅几厘米;广泛用于门禁控制和动物识别。无法被智能手机读取(非NFC)。
  • HF – 13,56 MHz (NFC): 高频 / NFC. 相关标准: ISO/IEC 14443ISO/IEC 15693. NFC标签是特殊的RFID标签,工作在 NFC (13,56 MHz)频段,可由兼容的智能手机和专用阅读器读写。
    它们存储少量数据(例如包含URL、文本、命令的NDEF记录)并且是无源的:从阅读器的场中获取能量。 最流行的型号(如NTAG213/215/216, MIFARE Classic/Ultralight)提供从几十到几百字节的内存、锁定(只读)功能,有时还有密码。 不适合保存秘密:如果未受保护,数据可被任何NFC阅读器读取。
  • UHF – 860–960 MHz: EPCglobal Class-1 Gen-2 / ISO/IEC 18000-63. 读取距离可达数米;非常适合物流、库存管理和追踪。标准智能手机无法读取。

下图按工作频率分组显示了RFID标签:

如何使用(实践)

  1. 选择正确的标签: 传统门禁用LF 125 kHz;需要与智能手机交互用NFC/HF;远程读取和库存管理用UHF
  2. 编码/写入: 对于NFC,使用编码应用(如“NFC Tools”)或台式阅读器写入 NDEF记录(URL、文本、自定义有效负载)。 对于UHF/LF,使用专用编程器设置EPC/UID和用户字段。
  3. 保护: 尽可能设置只读,如果标签/阅读器支持则使用密码/密钥,并且不要以明文存储敏感数据。
  4. 载体选择: 金属表面需要使用“on-metal”标签或间隔物;考虑温度、湿度、化学物质(IP等级)以及粘合剂/机械性能。
  5. 软件集成: 在智能手机上可以使用API: Android NFC, Apple Core NFC, 或者在兼容浏览器中使用 Web NFC API (MDN). 对于桌面/工业阅读器,使用制造商提供的SDK。

典型用例

低频RFID标签(LF, 125-134 kHz)常用于门禁控制应用,特别是在带钥匙扣的门禁系统中。在此背景下,LF RFID钥匙扣允许唯一识别用户并确保进入受限区域,如办公室、公寓楼或公司设施。这些标签非常理想,因为它们即使在短距离内也能工作,并且对金属或液体的存在不敏感。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在公寓或公司门禁系统中使用125 kHz RFID钥匙扣,取代传统的机械钥匙,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管理便利性。

高频RFID标签(HF, 13.56 MHz),包括NFC标签,应用于更先进的场景。一个典型例子是酒店或办公室使用的 超高频RFID标签(UHF, 860–960 MHz)则设计用于需要远距离读取的物流和工业应用。凭借唯一的电子产品代码(EPC),UHF标签可在数米外读取,使其成为仓库管理、货物追踪和替代传统条形码的理想选择。一个实际例子是大型分销链的物流:托盘和箱子贴有UHF标签,允许同时读取数百件物品而无需视觉扫描。这大大减少了库存时间,提高了供应链流程的效率。

总之,每种RFID技术都适用于特定场景:LF标签适用于短距离安全和门禁控制,HF/NFC标签在认证和消费者友好系统(如支付和先进门禁)中找到用武之地,而UHF标签凭借其快速、可扩展且防错的系统替代条形码的能力,代表了物流、追踪和工业自动化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NFC标签的UID

UID(唯一标识符)是RFID标签的序列号,由特定字节序列组成。UID在生产阶段分配,在许多NFC芯片(尤其是NTAG系列)中保证唯一且不可修改。这使其成为标签唯一识别的可靠依据,对于库存、品牌保护和产品认证至关重要。

UID的唯一性也有助于防冲突控制,即在同时读取多个标签时区分不同标签的能力,这在标签位置相近的应用中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需要高真实性的场景中,UID代表了第一层保护,尽管其本身可能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会与签名、动态认证或加密算法等高级安全功能结合使用。

RFID标签 - 二维码 - 条形码对比

多年来,条形码以及近年来的二维码的使用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产品标签所能提供的信息水平。
RFID的使用正在逐步补充并使我们已经习惯在货架上看到的两种技术过时。差异非常显著,可简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条形码和二维码提供静态信息,无法更新。RFID允许动态更新其中包含的信息。
  2. 条形码和二维码需要直接暴露在阅读器视线内。RFID在阅读器直接视线之外操作。RFID标签也可以与条形码和/或二维码结合印刷。
  3. 条形码和二维码可以在视觉层面被复制。RFID提供电子层面的防复制保护。
  4. 条形码和二维码的读取需要人工干预。RFID不一定需要人员在现场进行读取。

以下是RFID标签、二维码和条形码之间差异的总结表:

需要标签编程?

立即联系我们获取更多信息,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任何问题或需求。